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健康提示 >> 大众保健 >> 女性保健 >> 浏览健康提示
冬天女人最容易“惹火上身”的原因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8年12月01日    关注度:     【字体:
    不少人以为,在炎热的夏季才容易遇到“上火”的麻烦,殊不知寒冷的冬季也很容易让人“上火”……

    冬天虽然气候很冷,但人们通常穿得厚,住得暖,活动少,饮食方面也偏好温补、辛辣的食物,体内积热不容易散发,容易导致“上火”。尤其是在我国北方,本身气候就非常干燥,再加上室内普遍使用暖气,“上火”更是随时可能发生。

  千万不要小看“上火”。它不但能引发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烂嘴角、流鼻血、牙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口疮、便秘、痔疮等疾病,同时破坏人体免疫力,给各种疾病的入侵、复发提供可乘之机。
 
 
 
   重视“火大”这个问题,将有助我们适时调养生息,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减少冬季疾病的发生。

  什么让你“引火上身”

  冬天为什么容易“上火”?据健康863网的专家介绍,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 夏季上火通常是由炎热、潮湿引起,而冬季上火则更多是由“燥”所引发。寒冷干燥的天气,燥热的室内环境,都会让人的气管黏膜净化作用变差,直接导致鼻腔、咽喉等发干,并影响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如果不注意饮食调剂和补充水分,就很容易阴阳失衡,导致“上火”。

  同时,冬天人们喜欢进食牛羊肉来御寒,比如火锅、烧烤、涮羊肉等都是很受欢迎的冬季美食。但牛羊肉本身偏温,加上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配料和桂皮、生姜、枸杞、当归等滋补品,可谓“燥上加燥”,人食用后体内容易积热,造成“上火”。

  其次,作息时间不规律,夜晚休息不够、过度劳累等也是导致“上火”的重要原因。

  观火需辨清“虚实”

  全身燥热、口唇干裂、心绪不宁,是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上火了。但“上火”有“虚”、“实”之分,专家提醒,个人如果出现上火的症状,不能单凭自己的“经验”想当然判断,应辨清虚实后,对症“灭火”。

  具体来看,虚火一般是指阴虚而导致火升的病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咽干舌燥,眩晕耳鸣,健忘失眠,或干咳气短,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潮热易怒,舌红少津,脉细数等。

  实火则包括“三焦之火”。“上焦火”是指心肺等人体偏上部位的火热征象,表现为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鸣及微咳;“中焦火”是指脾胃部位有火的有关征象,表现为胃火亢盛,食不知饱,不思饮食等;“下焦火”则是指下肝、肾、膀胱、大小肠等部位有火,表现为大便干结、便秘、尿赤等现象。

  “火”大了怎么办

  专家指出,一般来说,上火比较轻的话,可以依靠自身调节。比如增加室内湿度,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不再吃辛辣食物,适当选择一些“甘寒”食品来制约“火气”,停止喝酒、抽烟或熬夜,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勤漱口,多喝水,多休息,并常到户外运动、多流汗,增加体表散热,提升体内代谢速率等。

  如果“上火”症状仍然比较明显,一周以上还没有好转,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清火”药物。专家特别提醒,个人自己不要随意服用“清火”药物,用药不当或服用过度都可能适得其反。特别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儿童或者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服用“清火”药物更应慎重。

  防火要“保湿”会吃

  相比事后的“灭火”,事前的“防火”更为重要。要避免上火,专家建议,首先应保证室内空气湿度,暖气房、空调屋内可放置一盆清水,或配备加湿器,把房间湿度维持在50%左右;平时应注意随时补充人体水分,常喝温水或薄荷、苦茶、菊花、金银花等花草茶,冷却体内燥热,促进表皮循环。

  同时,注意保持饮食平衡,均衡摄入肉、蛋、奶、蔬菜等,控制进食辛辣食物的频率,多吃苦瓜、萝卜、木瓜、南瓜、大白菜等清火蔬菜,少吃芹菜、笋干等致热蔬菜;多吃梨、苹果、香蕉、山楂、甘蔗等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少吃菠萝、香蕉、橘子等“上火”水果,帮助“清火”。

  此外,在生活习惯上多加注意,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避免过度疲劳,减少“上火”的可能性。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4大经典食谱 吃掉“游泳圈”
下一篇文章:秋天女人如何“败火”又不伤身?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