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健康提示 >> 大众保健 >> 儿童保健 >> 浏览健康提示
给孩子选零食先分“等级”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年05月27日    关注度:     【字体:
    面对琳琅满目的零食,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购买欲。而一些家长在对待零食问题时也有两种极端的态度:完全不让孩子吃,或者完全满足孩子。专家指出,这两种态度都是错误的,每个小孩都应该有选择地吃零食,关键在于从小就要教育孩子科学挑选和认识零食,引导正确的消费观。

    零食不可 “完全拒绝”

    面对琳琅满目的零食,有些家长是只要孩子喜欢吃就给买,产生了不少“小胖墩”,而有的家长除了一日三餐,不愿意给孩子吃任何零食,认为零食全都不是好东西。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李淑媛指出,零食能在正餐与正餐之间起到补充能量、充饥的作用,只要选择得当,对小孩的生长发育有积极意义。美国有研究标明,很多孩子一天中20%的热量来自零食,所以家长不仅不应让孩子与零食绝缘,还要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对于零食的正确态度。尤其是学龄前的饮食习惯,会对孩子一生都带来影响。

    她提醒,给孩子吃零食要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把零食的热量计算进孩子一天的总热量里,将零食更多地看做是有益的“加餐”,这样能避免额外的能量摄入。而一天中比较适合补充零食的时间段是上午和下午,此时活动量大的孩子通常都会感到一丝饥饿。

    给零食分个“健康等级”

    既然孩子无法离开零食,那么该如何给孩子挑选零食?专家建议将零食按健康程度大致分成三类:健康、中性、不健康(详见左表“零食等级小分类”),主要判断标准是看成分是否天然、是否经过精加工、营养成分是否单一、添加剂种类如何。

    专家指出,健康级的零食通常食材比较天然、未经过多精加工、食品添加剂也相对较少,营养较为均衡,可以作为孩子生长发育的有益补充,因此可以安心让孩子食用;中性级零食可以适量摄入,但要注意频率,因为这类食物的营养比较不均衡,而且调味、加工程序较多,其中也不乏添加剂;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健康级零食了,不仅没有营养,而且通常伴随高糖、高油脂、高热量,还有许多食品添加剂如色素、防腐剂,不仅对儿童健康毫无益处,还会引起肥胖、龋齿等。

    教孩子分辨零食优劣

    不过,光凭家长把关恐怕还不够,因为孩子一旦上了小学,通常就有了自主支配的零花钱,而且极其容易受到身边孩子的影响,所以让孩子自身树立正确的零食观念十分重要。

    专家指出,家长最好从学龄前就教育孩子哪些零食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哪些零食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吃多了会有什么后果,而并非简单地不让孩子碰、不给孩子买,这样反而会使孩子有抵触情绪,一有机会就想“尝个究竟”。例如家长要告诉孩子,牛奶、坚果、酸奶都是好东西,可以让孩子长得高、身体好,而又如可乐等碳酸饮料不仅会让孩子长胖,还会引起蛀牙,薯片虽然好吃,但是其实是垃圾食品,小孩不能多吃。

    如果等到孩子到了三四年级以上,甚至可以教孩子看食品配料表的意义,并告诉他们哪些成分是好的,哪些成分是不好的,这也是家长教孩子新知识的一种途径,从而引导孩子多吃坚果、奶类、水果、豆类零食。

    此外,较大的孩子自己购买零食时,家长还要逐渐教孩子学会看生产日期是否合格、包装是否完整无破漏,例如前文所述的那些无名小厂生产的豆制品,则尽量避开,如果有条件还是尽量选择大品牌、大企业出品的知名零食。而对于那些路边摊不卫生的麻辣烫、串串香、炸鸡腿等,也要培养孩子树立尽量少吃的观念。

    零食等级小分类

    健康级零食:主要有水果、牛奶、酸奶、坚果、豆类、果汁、全麦饼干和麦片等。

    健康指数:★★★★★

    食用频率:可以每天食用

    中性级零食:例如小蛋糕、牛肉干、鱿鱼丝、巧克力、冰激凌、罐头等。

    健康指数:★★★★★

    食用频率:可以适量食用

    不健康级零食:例如:碳酸饮料如可乐、高糖饮料;油炸膨化食品如薯片、蜜饯、糖果等,以及其他含有反式脂肪的高热量食物如人工奶茶、咖啡伴侣。

    健康指数:★★★★★

    食用频率:尽量避免食用 (出场专家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 李淑媛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 何计国 国家高级注册营养师 芦会莉 记者 杨珺)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儿童食品鲜艳易引起代谢紊乱 可致慢性中毒
下一篇文章:为什么孩子夏天特别易腹泻?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