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健康提示 >> 大众保健 >> 儿童保健 >> 浏览健康提示
如何补叶酸可防神经管缺陷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9月15日    关注度:     【字体:
   9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主题是“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专家指出:在所有出生缺陷中,神经管畸形排在前三位,其原因是育龄妇女体内缺乏叶酸,建议育龄妇女在计划怀孕前三个月开始摄入足量叶酸,以减少或避免神经管缺陷的发生。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对人体有以下作用:维持正常的细胞分裂过程; 预防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发生;帮助胎儿发育,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有利于稳定精神状态。

  孕早期(孕三月内)是胎儿器官系统分化,胎盘形成的关键时期,细胞生长、分裂十分旺盛,此时叶酸缺乏可导致胎儿畸形,此外,还可引起自然流产。补充叶酸可降低80%的新生儿神经管缺陷。如无脑儿、脊柱裂发生几率,使胎儿兔唇和腭裂缺陷的发生率降低25%―50%,可减少 35.5%的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到了孕中、晚期,除了胎儿生长发育外,母体的血容量、乳房、胎盘的发育使得叶酸的需求量大增。叶酸不足,孕妇易发生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胎儿易发生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和出生低体重,这样的胎儿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都会受到影响。

  据市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中心主任、主治医师李丽雅介绍,育龄妇女叶酸缺乏较为普遍,但这种状况可以通过补充叶酸的方式纠正和改善。在怀孕前开始补充叶酸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孕妇体内叶酸在两个月左右才能达到人体需要的水平,而且宝宝发育很快,其神经管在孕期的前4周内就闭合了。怀孕前三个月开始每天服用400微克的叶酸是比较适宜的量,而且一直持续到怀孕后三个月。孕三个月后,如果不想再服用叶酸,可以停掉。

  长期大剂量服用叶酸片对孕妇和胎儿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会干扰孕妇的锌代谢,锌一旦摄入不足,就会造成胎儿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儿增加;而且可以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早期表现,而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害;干扰抗惊厥药物的作用,诱发病人惊厥发作。大量的维生素C会加速叶酸的排出。所以,摄取维生素C在2克以上的人必须增加叶酸的量。如果同时使用抗癫痫药,或者服用安眠药与镇定剂等,则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增加叶酸的摄取量。

  李主任建议,在服用叶酸片的同时,应该多从膳食中获取叶酸。含叶酸的食物很多,但由于叶酸遇光、遇热会不稳定,容易失去活性,所以人体真正能从食物中获得的叶酸并不多。比如蔬菜贮藏2-3天后叶酸会损失50%-70%; 煲汤等烹饪方法会使食物中的叶酸损失50%-95%; 被盐水浸泡过的蔬菜,叶酸的成分也会损失许多。因此,孕妈妈要改变一些烹制习惯,尽可能减少叶酸流失。 

  含叶酸丰富的食物有,绿色蔬菜如莴苣、菠菜、西红柿、胡萝卜、青菜等,新鲜水果如橘子、草莓、樱桃、香蕉等,动物食品如猪肝、鸡肉、牛肉、羊肉等,豆类、坚果类食品有黄豆、豆制品、核桃、腰果、栗子、杏仁、松子等,谷物类有大麦、糟米等。

  李主任提醒准妈妈,为了生育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补充维生素是身体获得足够叶酸最快捷、最经济的途径。叶酸的食物来源主要是豆类、柑橘类水果及果汁、肝和一切麦类面包,多吃水果蔬菜也能补充丰富的叶酸。但对孕妇而言,单靠食物补充难以达到人体所需的摄入量。建议准备怀孕的妇女,应在怀孕前三个月就开始每天服用叶酸0.4毫克直至怀孕后头三个月,这对预防宝宝的神经管缺陷意义重大。准妈妈可适当摄入叶酸补充剂和叶酸强化食品,以维持每天的需要量。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几种孩子十岁前忌吃的食物
下一篇文章:多食豆类食品益于胎儿健脑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