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往往夏季最热的时候,而且是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所说的“苦夏”正是此时。此时节养生保健应要遵循的几大原则。
原则一:去火补气 夏季不便身体外易发热,而且体内也易“上火”。症状有情绪烦躁、焦躁、易激动、失眠等,这些表示在医学上称之为“夏季情感障碍”。上火易导致口腔溃疡、长痘痘等症状。内外交加,让身体苦不堪言,因此,夏季“祛火”是食补必备功课。
原则二:补水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正是阳盛阴衰时节,也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都会有上升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稍劳作或运动,就会大量流汗,产生口渴感。因此,补水成了三伏天养生的重点。
原则三:干净新鲜 中医表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往往会感到食欲下降,脾胃功能也迟钝,此时应要多吃新鲜果蔬。新鲜果蔬的营养素构成,一般为纤维素及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但能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与水分,蔬果往往还能给人带来清爽。
原则四:多酸多苦 中医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季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易导致湿气侵袭身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并产生消化功能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发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效,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应要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而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因此,夏季不妨多食一些性酸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