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属木,其气温,通于肝,主发泄,风邪当令,为四季之首。这一季节:阳气初升,天气由寒转暖,万物萌发生机,人体阳气得以生发,肝脏得以疏泄,气血趣向于体表,积一冬之内热也将散发出来。人体的肠胃经过冬季的长期进补和正月的肥甘美食,积滞较重,且易酿生痰热。此外,由于风邪当令,人体易为风邪所伤。风为阳邪,具有生发、向上、向外的特点,易引动伏邪而发病。
根据春温阳气生发、肠胃积滞较重、肝阳易亢以及春季瘟疫易于流行的特点:春季饮食养生应逐步地将食物结构加以调整,减少动物膳食,增加植物性食物,注意摄入水果和蔬菜。饮食应以辛温、甘甜、清淡为主:辛温祛寒,甘能健脾,清淡利湿,可使人体能抗拒风寒、风湿之邪的侵袭,健脾益气,减少患病。不易吃温热类食物及辛辣类调味品,以免助热动火,触发肝阳上亢。
春季宜选食物有:春笋、芹菜、荠菜、菠菜、海带、鸡蛋、瘦猪肉、鲤鱼、山药等清补养肝的食品;以及萝卜、海蜇、黄瓜、香蕉、荞麦等通利肠胃的食物。
夏 属火,其气热,通于心,主长养,署邪当令。这一时期,天气炎热,署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开泄,耗气伤津,体弱者易为署邪所伤而致中署。人体脾胃功能此时也趣于减弱,食欲普遍降低,若饮食不节,贪凉饮冷,易致脾阳损伤,出现腹痛、腹泻等脾胃病症;或饮食不节,易致泄泻、痢疾等肠道疾病和食物中毒。又长夏属土,其气湿,通于脾,湿邪当令。此时湿为阴邪,其性趣下,重浊粘滞,容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人体易为湿邪所伤,或署邪挟湿,易患署湿病症。
根据夏季人体代谢旺盛,营养消耗过多,随汗丢失大量的水分、无机盐、水溶性维生素等特点:夏季饮食养生宜清热解署,益气生津,长夏并宜清署利湿。宜清淡平和,菜肴色泽不宜过深,口味不宜过浓,避免用难以消化的食物,勿过饱过饥;应重视健脾养胃,促进消化、吸收功能,保证身体有足够的营养。不宜过食生冷及冰镇的饮料及食物,以免损伤脾阳,同时更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宜热性食物,以免助热生火;不宜辛散开泄过多,以免耗气伤津。
夏季宜选食物有:金银花、菊花、绿豆、赤小豆、苦瓜、冬瓜、紫菜、西瓜等清热解署的食物以及山药、茯苓、蕃茄、苹果、葡萄、菠萝、鸭肉等益气生津的食物;
秋 属金,其气燥,通于肺,主收,燥邪当令。这一时期,秋高气爽,气候干燥,加之夏季余热未清,津液未复,人体偏于津亏体燥。燥邪当令,最易伤肺,人体又易为燥邪所伤而致津伤肺燥。初秋之气,称之为温燥,此时署烈未开,胃口未开,饮食仍以清淡平和、滋润清鲜为主,不宜过于辛辣香燥。深秋之气,寒意渐加,称之为凉燥,饮食宜逐渐转向味浓肥鲜,增加滋补的分量。
根据秋季人们大多会觉得口鼻干燥,渴饮不止,皮肤干燥,甚至大便干燥等特点:秋季饮食养生一般以润燥平补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配为要。秋季各种水果及蔬菜大量上市,应注意不要过量食用,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同时,秋季气候凉爽,五脏归肺,适宜平补,宜津润燥,滋阴润肺。不宜过食炸、熏、烤、煎等食物。
秋季宜选食物有:扁豆、莲子、苹果、葡萄、菠萝、猪肺、甲鱼、鲤鱼、蜂蜜、乳品等柔润食物以及人参、银耳、山药、杏仁、花生、红枣、山揸、蘑菇、竹笋等益气滋补、宣肺化痰的药膳调理。
冬 属水,其气寒,通于肾,主收藏,寒邪当令。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冬季气温寒冷,人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慢,免疫能力下降,易诱发或加重许多慢性病。这一时期,人体阳气偏虚,阴寒偏盛,阴精内藏,脾胃运化功能较为强健,故冬季饮食养生宜温补助阳,补肾益精。同时冬季人体阳气收敛潜藏,容易吸收营养成分,是一年中最有利于进补和治愈虚劳慢性衰弱病症的季节。
根据冬季气温骤降,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低谷,趋于潜藏沉静之态,人们宜感受寒邪的特点:冬季饮食养生应突出两个方面,一是注意通过膳食摄入高热能食物,提高耐寒能力;二是预防维生素缺乏症,因冬季新鲜水果、蔬菜较少,更应注意适量进补。总之体现四高:即高蛋白、高脂肪、高热能、高维生素。膳食多用热性的食物,有助于保护人体的阳气,以拥阴护阳为主导。
冬季宜选食物有:狗肉、牛肉、羊肉、鸡肉、雀肉、龟肉、虾仁、海参、黄豆、鹿茸等温补的食物以及大葱、生姜、大蒜、辣椒、胡椒、核桃、桂圆、红枣、红糖、枸杞、板栗等补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