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健康提示 >> 饮食养生 >> 饮食杂谈 >> 浏览健康提示
有些话不得不听,有些食物确认不食或慎食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9年06月15日    关注度:     【字体: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春季的到来,人们的餐桌越来越丰富,在尽情的享受着各种美食的时候,如果误食或乱食一些有毒有害的食物,不但不能摄取必须的营养与能量,还会中毒甚至要了卿卿的性命。所以说,下面这些东西要不食或慎食。

发芽的土豆点击浏览下一页

发芽的土豆会生成大量的龙葵碱,食用超过一定的量,会造成食物中毒。龙葵碱性质比较稳定,蒸煮炖炒都很难破坏它,出于安全考虑,不要吃发芽的土豆。买回来的土豆最好及时吃掉,如果有剩余,要低温保存,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发芽。

发霉的坚果点击浏览下一页

发霉的坚果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属于一级致癌物,危害性很大。不要吃发霉发苦的坚果,不采购食用小作坊榨的花生油、葵花籽油等,其原料可能存在发霉的情况,成品油也未进行黄曲霉素检测,安全性不能保证。

红心甘蔗点击浏览下一页

民间俗话:“清明蔗,毒过蛇。”清明节前后,由于气温升高,一些甘蔗更容易发生霉变,甘蔗就变成了红心甘蔗,这样的甘蔗里会产生3-硝基丙酸这种化学物质。而这种毒素不到0.5克就可以使人发生中毒的迹象。红心甘蔗中毒起病急,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仅10分钟,最长可达数小时。发霉的甘蔗往往存在失水的情况,切开来后断面呈红色或黄色,组织结构松松的。除了“红心”的不能吃外,“黑心”的也不要吃。

无名的野菜点击浏览下一页

有名的野菜在春天遍地皆是,营养价值很高,但在工厂旁、垃圾堆、被污染的河道、公路两边生长的野菜,因受废水、汽车尾气等污染,其中汞、铅等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高,食用易中毒。无名的野菜含巨毒,像苍耳子、毒芹、曼陀罗、石龙芮等,在不能有效识别野菜品种的情况下,不要贸然采摘食用。

野蘑菇点击浏览下一页

每年春季,野蘑菇生长旺盛,是引起野蘑菇中毒的高发季。野蘑菇与食用菇没有明显区别,仅凭肉眼难以鉴别,容易因误食而造成重大食物中毒,死亡率极高。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新鲜的黄花菜点击浏览下一页

新鲜黄花菜中的秋水仙碱,在胃肠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剧毒物质,导致食物中毒,而且秋水仙素还会损害肝肾的功能。干的黄花菜,在经过了晒干和泡发的过程后,秋水仙素所剩无几,比较安全。如果喜欢吃新鲜的黄花菜,吃之前要先除去花蕊,再用滚水焯烫,或者用盐水浸泡2个小时。吃的时候要控制量在50克左右,差不多就一小把量足也。

新鲜的四季豆点击浏览下一页

新鲜的四季豆中含有皂素、植物血凝素等物质,人们食用时贪图感观鲜亮,加工时间短,食后易中毒。因此烹调时少选择凉拌,多用炒、煮、焖的做法。食用的四季豆要确认已不是原来的青绿色,而且没有生豆气味。

新鲜的果仁点击浏览下一页

桃子、杏、樱桃等水果核里的仁都含有氰苷,摄入过量会造成食物中毒。榨果汁时,先把水果去皮去核再榨更安全。

未煮熟的豆浆点击浏览下一页

豆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磷、铁等元素以及维生素B1,但是如果豆浆未煮熟就食用,很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其中的皂素能刺激黏膜,破幻红细胞;抗胰蛋白酶会使蛋白石不被消化和吸收,刺激肠胃而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脲酶也会引起人体中毒。煮熟的豆浆中,每千克含脲酶量为32毫克,而只煮到80℃的豆浆,含脲酶量竟高达581毫克。豆浆在加热时还会出现“假沸”现象,因此一定要多煮一会。特约撰稿人:刘军永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世上最长情的告白就是陪孩子在学校吃饭
下一篇文章:“蟹”逅美味 莫忘健康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