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杯牛奶,每天一两瘦肉、一只大鸡蛋、二两豆腐”,类似广泛流传的养生保健秘诀,普遍被公众视为“健康圣经”。但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潘朝曦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却再三强调:这类“养生之道”的不少说法并不确切,既有悖于西医理论,也有悖于中医理论,甚至会对大众起到误导。
记者近来在采访中发现,市场上各类关于保健养生的书籍都十分畅销。这些传播养生秘籍的,固然有不少是专家教授、医学权威,但也有不少是“草根”。一些专家告诉记者,“保健养生热”的发展,其实经历了“五步曲”———
第一步曲: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开始追求健身长寿,最初是追求“吃”的质量高。
第二步曲:因为“富贵病”增加,开始有专家提倡“运动”。于是跑步、健身操等运动越来越流行,其中气功曾成为一大热点。
第三步曲:讲究营养搭配,各类保健品、维生 素药丸开始热销。
第四步曲:按摩椅、洗脚盆等各类保健日常用品热销。
第五步曲:近年来,各类医学界的专业人士“走向大众”,讲解如何保健,还有各类非医学界的保健“票友”开始为大众传授保健知识,甚至在大众保健方面唱主角,而且“票友”们出的书籍也大行其市。
对于保健养生热的演变,专家表示出担忧:目前畅销的不少养生秘籍,有的观点过于片面,有的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
误区一牛奶、黄豆=防病补钙圣品
在不少保健小册子中,都提出牛奶是保健圣品,甚至可以防癌。但是实际上,大饮特饮牛奶并不科学,而往常提倡的豆制品,也并不适合大量食用。这一结论,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潘朝曦研究的心得。
潘朝曦教授称,中国人作为农耕民族的后代,五谷才是养生之本,而牛奶并不适合大多数中国人每天饮用。据介绍,目前媒体上最常见的关于牛奶补钙功效的报道,就是日本二战后饮食结构改善,牛奶的消耗量大量提升,因此,日本青少年的身高增长很快。实际上,这样的报道对大众存在误导,首先,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这个结论的前提是排他性的,即以为日本现在的青少年只是牛奶喝多了,其他的饮食结构和条件都没有改变过。实际上,日本的人均食鱼量每年70公斤,而他们食谱中紫菜的含钙量是牛奶的20倍。同时,这个报道反映得并不全面,即目前日本喝牛奶长大的这一代,儿童的骨折率和女性患乳腺癌的比例大幅度上升,而这与大量饮用牛奶有关。
潘朝曦称,他的病人中有发育提早的孩子,还有人才17岁,空腹血糖就达到19,而正常人是不能超过6.1的。一打听,原来是食用牛奶和肉过量。潘朝曦称,只要是奶都含有激素,即使母乳中也有这一成分,只是母乳中的激素含量对婴儿的需求来说是正好,而牛奶中本身含有激素,尤其是近年来更是有所提升。实际上,不少牛奶消费量高的地区,乳腺癌和肠癌的发病率也比较高。
至于豆制品,潘朝曦告诉记者,植物蛋白中,黄豆最常被人称道,但是黄豆的弊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则所知不多。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的病人、肝脏病人、结石病人和高尿酸病人,都应少食或忌食黄豆类及其他高蛋白的食品。
美国有研究表明,吃豆奶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引发甲状腺和生殖系统疾病的风险系数增大,原因在于婴儿摄入大豆中高含量植物雌激素只有5%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其余的在体内积聚,可能为将来的性发育埋下隐患”。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蛋氨酸,会在酶等的作用下,转变为同型半胱氨酸,而这是导致血管硬化的重要因素,比胆固醇的危险要高3倍之多。此外,常吃豆制品还能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容易使人嗜睡、疲倦、贫血。
误区二“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锻炼
只要说起保健,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就是“生命在于运动”,岂不知,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本身与体育锻炼并没有关系,而是一个哲学概念。
潘朝曦查证发现,这句话出自伏尔泰,最初的意思是指生命体的物质不停地在新陈代谢,是哲学意义上的运动,而不是体育锻炼,结果经过无数演绎,变成了生命在于体育锻炼。
专家称,其实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运动,比如癌症病人在恢复期时,身体非常虚弱,少动才是真理,需要卧床休息,患肝病、结核病等的人也都应该卧床休息。
而对于洪昭光教授提倡的步行“三、五、七”观点,即每天花30分钟走3千米,运动时心率加年龄达到170,潘朝曦认为并不科学。他说,不论是什么运动,都应该因人而异。对于严重心肌缺血、缺氧者,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因为这类人即使不运动,大脑和心肺都已缺氧,运动时血液分配于肢体的多,分配于内脏的反而少,而且运动又增加了心肌的耗氧量,很容易出现严重后果。至于步行,过量的话则容易造成关节损伤,尤其是对本身有下肢关节病的人,更容易受到机体伤害。
适人适量才利健康
不论是吃还是运动,都必须适量而且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才能有利于健康,这是不少专家的看法。
曾经有专家称,营养学可以写成厚厚的几本书,但是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什么都吃,但要适量”,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运动,也不必人人都选择有氧运动,各类不同的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运动,对于身体虚弱的人,即使是在空气新鲜的地方搓搓手也是一种运动。
潘朝曦认为,吃与民族和种族都有关。东方人总的来说对豆制品的适应度比较高,而欧美人种则对动物蛋白及乳蛋白的适应度比较高。吃什么,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据有关专家介绍,现在大棚技术已经能够满足反季节蔬菜水果的种植,但是大棚解决了温度的问题,却无法解决光照问题,如果光照不足,植物开花结果时无法挂果,即使结了果实,如果不点激素,果实也无法保留在植株上长到成熟。有些水果由于施用了肥料,果糖含量比过去提高了几倍,但是果酸、维生素以及无机盐的含量则出现下降。
潘朝曦说,甚至在饭前喝汤,也并非人人适合。运动或劳动强度大的人能量消耗快,喝汤充腹后,很快就会饥饿难熬;患萎缩性胃炎的人,胃酸分泌本来就少,喝汤冲淡胃酸,更容易导致胃胀不容易消化,病情加重。而对于偏胖者,如果要通过饭前喝汤来控制主食,则应该是无脂、低盐、无热量、少蛋白、有维生素的清薄之汤,而不应该是肥腻及高蛋白的鸡汤、鱼汤、肉汤和多糖的汤,因为这类汤蛋白质已裂解,更利于营养吸收,不仅不会减肥,还会增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