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权威公示 >> 浏览权威公示
非法零食作坊添加罂粟籽 全部销往学校周边
来源:深圳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0年07月22日    关注度:     【字体:

点击浏览下一页

直接用手抓(图片来源:深圳新闻网)

“唐僧肉”、“鸡香脆骨”、“棒棒牛”、“大辣片”……这几样小食品,在长春市一些学校附近的小摊上及小卖店里随处可见,成了学生喜爱的小零食。飘香的味道,油汪汪的样子,让人看了垂涎欲滴。殊不知这些小食品的加工环境糟糕透了。近日,在长春市宽城区小南村后水泉屯里的两家小作坊里,记者看到加工工人手抓“唐僧肉”,并用手揉捏码平,加工好的“大辣片”就裸露地放在桌子上,工人不穿工作服,加工间里苍蝇萦绕,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袋袋、一箱箱小食品流入了市场。

自曝

加工过程太埋汰

16日上午,曾在小南村后水泉屯“唐僧肉”加工作坊干过活的女工王大姐向本报爆料,说“唐僧肉”吃着挺香,其实加工过程十分埋汰。王大姐说,该屯子里一共有两家小作坊,主要就是加工“唐僧肉”和“鸡香脆骨”,每天工人都要从早晨6点半干到晚上6点半,工作强度非常大。让王大姐忍受不了的是,这些东西基本都是销售到学校附近的小地摊或者小卖店,主要的消费者就是中小学生,而王大姐的孩子也非常喜欢吃这种东西。“这些东西都是我一手装袋的,知道那里面的环境实在是太差了,一想到都是一些孩子在吃这些东西,我这心里就感觉过意不去。”王大姐说,“大辣片”掉在地上那是经常的事情,老板为了多赚钱,掉在地上的东西也要求捡起来再卖,一些用手撕坏的“大辣片”也不能浪费,全部都塞进袋子里。

里面加了罂粟籽

“老板为了挣钱可以理解,可毕竟是食品,一定得注意卫生啊,常听说谁吃了这些东西拉肚子的事,我就告诉孩子不许吃这些东西了,而且在这里打工的女工都没有健康证,这些东西都是女工们用手抓完装袋的,非常不卫生。”同时王大姐讲,这些“大辣片”里还加了“一滴香”和罂粟籽油添加剂,这种添加剂香得霸道,能够勾起你的“胃口”。而“大辣片”看起来像是豆腐皮做的,其实就是面粉加上各种调料配制的,就是过个口瘾,根本没啥营养。

暗访

工人手抓“唐僧肉”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不卫生的加工点要是躲在胡同的最深处,那是因为他们怕被人发现。“一直向前走,走到最东头,你们就能看到加工点了”。当日,在胡同里走了近20分钟,记者终于找到了藏在小胡同深处的辣片加工点。“有人吗?”没人回应,记者便走进屋,只见厨房内油迹斑斑,屋内灯光昏暗。“你们是干什么的?”一位30多岁的妇女没好气地问,“我是来买辣片的,哪个屋子是厂房啊?”记者回答。“来吧,跟着我走。”该女子带记者径直走进了院落最里侧的一间房子里。

生产间里机器轰鸣,不时有一股辣腥味扑鼻而来,成堆的辣片堆放在车间里的四张大铁桌子上,20多名工人正认真地用手摆弄着辣片,不时地把硬的、卷的辣片扔到地上,再把整齐的辣片一层一层地用手码平、压薄,最后放进包装袋里,再用塑封机封口。就是这几道工序,一袋油汪汪的“唐僧肉”就加工好了。整个加工间里,所有的女工穿着都很随意,根本看不出是一个加工食品的地方,车间内更没有任何消毒器具,工人的脚上还沾满了泥土,就在加工间里摆弄辣片。

放眼望去,在车间最里面的屋子里堆满了白面粉,还有一台轰轰作响的机器正在加工辣片,正下方一个红色的塑料盆装满了辣片,随后男工在把装满辣片的红盆放在每个女工的脚下,等待着女工用手抓分。“这辣片是用豆腐皮做的吗?”记者问,“不是,是用面粉加工的,但是口感很好,”说话间,女老板不停地用手拿着“唐僧肉”让记者品尝,记者只好尝了一块,辣片非常咸,上面还挂有一根长头发。最终记者以2元钱的价格买了一袋“唐僧肉”和三袋“鸡香脆骨”,包装袋上写着“余师傅熟食”,但该作坊并没挂牌。虽然东西不多,但是这股特殊的香气却飘得很远。

边挖鼻孔边装货

当日14时,在第一家“余师傅熟食”小作坊女老板的指点下,记者拐了一个弯,在后水泉屯里侧更为隐蔽的院子里,找到了另外一家加工“唐僧肉”的小作坊。一座平房的大门敞开,院内两位工人正在往机器里倒白面,屋里堆放着几十袋子面粉,一个和面机正在搅拌着面粉,另外一个机器也运转着,上面的“大辣片”正在被切割机斩断,一位男工人正漫不经心地整理着切好的“大辣片”,一些“大辣片”掉在了地上后,这位男工很从容地捡起来,之后装在了一个箱子里,切好的“大辣片”倒在了女工装袋的桌子上。

记者以要看成品“唐僧肉”为由,进到加工间里,这家作坊里也有十几位女工正在装袋,依旧没有穿工作服,也没有戴手套。记者注意到,靠近门口的一位女工手指甲里都是泥,而且还边挖鼻孔边装“唐僧肉”。该作坊的男老板说,一袋“唐僧肉”的价格是2元钱,有半斤左右,并再三强调他们所做的“唐僧肉”口味纯正,口感要比其他家做得好,而且还是专门加工“唐僧肉”的作坊。记者询问可否送货,男老板说:“我们这里可不送货,每天都忙不过来,你没看到吗,我们这没有一个人在闲着,都赶工制作呢。”

在装袋机旁边,这家作坊所加工的“唐僧肉”上面的名头写着“李胖平”麻辣熟食系列。“你们这里有营业执照吗?”“我们都有证,啥都齐全,你就不用问那么多,就说要多少货吧。”老板不耐烦地说。“那你们这里加工的‘唐僧肉’我想往大超市进,你们的货能行吗?”这次老板笑着说:“我们的‘唐僧肉’都是往外五县销售,要不就是往一些农村或者学校门口的小卖店卖,大超市我们送不进去。”

销路

学校周边小卖店

在与两位作坊老板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这些小食品主要流入了村屯的小卖店,还有一部分则是学校周边的小卖店。同时他们也会在一些批发市场设立批发点。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光复路批发市场,在那里找到了“唐僧肉”,店老板十分热情地说:“现在‘唐僧肉’卖得非常好,你要是进这个,我保证你卖得火,一天我这里都得卖上十几箱。”在一些零售的批发点上,“唐僧肉”被以3元到4元不等的价格出售,而“鸡香脆骨”则以每袋0.5元的价格出售。

记者在长春市一所小学附近的小卖店里,见到一个小孩掏出一元钱购买了两袋脆骨,之后撕开袋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这个好吃吗?”记者问。“好吃呀,我每天都会买一袋吃的,上面的油可多了,嚼起来可香了。”走访中记者看到,一些卖这种小食品的商贩主要关心的是销量,看到有顾客买,就热情地推荐这些小食品。“这些脆骨和辣皮干净吗?”记者询问一位小卖店的老板。“既然有人买,有人爱吃那就行了,我们只管卖,别的我们不想知道。”

工商

都是仿冒的假货

记者将这两家小作坊加工环境不卫生,加工好的小食品流入到批发市场的情况反映到了长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光复市场管理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些小食品的包装袋上,写得都是正规厂家的相关信息,属仿冒的假货。对于在不卫生的情况下加工出来的“唐僧肉”在市场上的流动情况,工作人员表示,会立即到市场调查,严肃处理。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沧州开发区盛利食品厂美大夫阿胶红枣膏被检不合格
下一篇文章:娃哈哈桂圆莲子营养八宝粥 有石头咯掉消费者半颗牙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