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山县工商部门接到多位市民投诉,称在县城集贸市场中购买的木耳,回家用温水浸泡后发现水的颜色发黑,并伴有异味。
7月2日,龙山县工商局食品股执法人员在接到投诉后,着手对城南凤阳街集贸市场进行调查。通过肉眼观察和温水浸泡等方式,执法人员对部分摊点或商铺的木耳进行了现场鉴定。鉴定发现,一些从表面上观察与天然黑木耳无异的木耳,在放入温水后,不到一分钟,水的颜色便开始呈现出浅灰色,浸泡约5分钟过后,水的颜色呈现深灰色,浸泡时间越久,水的颜色就越深,而“黑木耳”也逐渐变成了黄色,并伴有一股刺鼻的气味。执法人员当即对查获的染色黑木耳进行了收缴。当天,该县工商部门共查处销售染色木耳摊点、商铺25家,查获染色木耳500余公斤。
工商局相关人士介绍,这是一些黑心商贩将南方最常见的大木耳进行染色,冒充东北黑木耳以便卖高价。这种染过色的木耳浸泡后残留的色素和化学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该县工商部门表示,从7月份开始,将对该县木耳市场进行专项检查整顿,并表示将严厉查处、打击此类损害消费者利益,威胁群众健康安全的不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广大群众切身利益。
有关专家介绍,广大消费者只要略加留意,辨别染色黑木耳并不困难。人们可以通过四种方法进行辨别:一看,未染色的黑木耳,正面是黑色,背面是灰色。而染色木耳,正反面颜色基本一致;二闻,好的黑木耳乍一闻没有什么味道,仔细闻会带着些许清香。染色木耳则会存在异味或酸臭味;三擦,用手指尖蘸一点水,在木耳上蹭几下,如木耳“掉色”,肯定是染的;四捏,没掺假的木耳含水量很低,取少许用手一捏即碎,而 用明矾和盐水浸泡过的木耳,由于晶体凝结其上形成了僵块,手捏不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