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莱西市有家名叫味滋宝的酿造厂,专门生产酱油,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很多莱西人都吃过他家的酱油,可是您可能想不到,这家名牌企业的背后,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举报人说,这家酿造厂买来别人发酵好的酱油,再加上一些东西进行勾兑,不仅如此,还冒充别人的品牌。
举报人所说属实吗?为了一探究竟,一月21号,记者赶赴莱西对这家味滋宝酿造厂进行调查。
按照举报人提供的线索,记者找到味滋宝酿造厂的地址,莱西市绕岭村。酿造厂里大门紧锁,外面看不出来里面有任何动静,院子里停了两辆货车,其中一辆白色厢式货车,就是举报人提到的送货车,车牌号是鲁YQF256。然而,记者在酿造厂转了一圈,发现,这家酿造厂的围墙高度将近两米
,上面还拉着钢丝网,防备极其严密。记者观察了4个小时,酿造厂大门始终关闭,也不见有人出入。直到下午四点,那辆白色厢货开出了工厂,记者立刻跟了上去。大约行驶了四公里,货车驶进了一家商务宾馆的后院。
开车的是名50多岁的男子,货车卸下了七、八箱酱油后,又返回到了酿造厂。第二天上午,这辆白色小货车再次开出酿造厂,车上装了一台油罐,一路向莱阳驶去。
令人疑惑的是,货车在莱阳卸下了油罐,接着打道回府,返回了莱西。整个下午,酿造厂又没了任何动静。第二天上午,那辆鲁YQF256的厢货再次出动,开出了厂区。记者趁货车刚刚离开,大门还没有关闭的功夫,立刻进入厂区,以进货为名,找到了酿造厂负责人。
这名妇女是酿造厂老板的妻子,起初见到记者还是满脸的狐疑,经过一番交谈,老板娘确认,记者是诚心而来,便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自家的产品,还主动带记者到仓库参观成品,并保证,我们生产的酱油质量绝对没问题。
在酿造厂的成品库,记者见到了六个品种的酱油和一个品种的醋。老板娘说,这些都是他们厂子自己酿造的。记者注意到,这些成品贴了味滋宝、溢香园和加佳香三个商标。老板娘自称,这些商标都是她自己注册的。不但有这种精包装的,还有大桶简易装的。
热情的老板娘还带记者参观了生产车间,厂房里有12个大铁罐,整个车间的墙壁挂满灰尘,地面也是污秽不堪,如此的卫生条件竟然生产调味品,着实让人吃惊
。老板娘说,他们做出来的酱油都装进这12个铁罐内,有要货的随时灌装。
在一个加热的油罐边上,一个60多岁的工人正在搅拌两口大缸,大缸看起来肮脏不堪,里面是浆糊状的液体。
随后,记者在院子里,发现了一堆盖的很严实的东西,趁老板娘不注意,掀开一看,下面是满满的编织袋,上面赫然写着:工业盐,严禁食用。
记者粗略数了数,现场大约有40袋,每袋50公斤,加起来总共有2吨。记者很纳闷:近2吨禁止食用的工业盐,为什么会出现在酿造厂里,这是一个偶然吗?紧接着,记者又有了新发现。
一看记者问得太多,老板娘开始警觉起来,记者赶紧借故离开。
大家应该都知道,盐是生产酱油的主要原料之一。但是您可能不知道,这工业盐的价格仅仅是正规食盐的三分之一,如果用它来当原料,那这酱油的利润会翻番,同样,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也会增加,为了揭开工厂里工业盐的秘密,记者联系当地的监管部门,广告之后继续关注。
莱西市味滋宝酿造厂。在工厂车间里,记者不但发现了成吨的工业盐,而且,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添加剂也出现了。种种迹象,都让人产生了不好的猜测。为了揭开谜底,当天下午,记者与莱西市食药局取得了联系。
这名男子就是味滋宝酿造厂的刘老板,一看执法人员检查,有点发懵。随后,执法人员直奔院子里堆放的工业盐。
刘老板坦承,这些成吨的工业盐,就是勾兑酱油的原料,而且人家还给了一个荒唐的说法:不用工业盐,就造不出酱油了。
在这个水池旁边,执法人员发现了204个装工业盐的编织袋,每袋50公斤,总共有10多吨。刘老板承认,这些工业盐全部用来制作酱油。
那么,又是怎样使用这些添加剂呢?他们真的能做到按比例添加吗?
原来,工人如何使用添加剂,只是听老板一句话,也根本不知道使用标准。另外,执法人员还发现了几份加工酱油的配方。
这是一个加热、搅拌二合一的铁罐,把所有制作酱油的原料放进这个铁罐,经过加热、搅拌,新鲜酱油就出炉了。刘老板说,他在勾兑时使用了一部分自己酿造的酱油,果真如此吗?
按正常的酱油酿造工艺,最原始的酱油应该在先在池子里发酵,但是,这个池子不但脏,而且,看上去已经很久没有用过。这里到底是一家酱油加工厂,还是酱油勾兑厂,现场的情况一目了然。这里就是工人刷酱油桶的地方,满地的污水四处飞溅,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而刷桶的水竟然是黑色的。老板说,刷完的桶不用消毒,只用开水一烫,便可以灌装上酱油出厂了。
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已经使用的工业盐多达204袋,超过了10吨。我们不敢去想象,到底有多少瓶酱油就这样流入了市场,也流入了百姓的餐桌。不仅如此,按照该厂的生产许可证来看,只能生产酱油,然而,执法人员在仓库里,竟然还有意外的发现。
这些米醋的商标是加佳香,QS标志和生产地址齐全,只是生产地址是莱西市院上镇的另一家酿造厂。刘老板解释说,他是从院上的酿造厂购买的,而当天早些时候,刘老板的妻子还把这种米醋卖给记者,并声称,这些醋是他们自己制作的。
刘老板一再强调,这些米醋不是自己生产,不过他说这些话,显然低估了执法人员。
在一个仓库内,执法人员发现了大量崭新的包装箱,分别是醋和酱油,上面都是同一个商标:加佳香。蹊跷的是,这同一品牌的醋和酱油,生产地址却完全不同。执法人员说,这种情况只能有一个解释:其中一个一定是假冒的。为了核实真相,执法人员通知米醋的生产厂家,到现场一辩真伪。
面对正牌厂家的质问,刘老板无言以对。
在刘老板的卧室里,执法人员搜查出8箱商标,除了味滋宝注册了以外,其余7个都是刘老板随意编造的,而正规厂家随意编造商标也实属罕见。
经调查,味滋宝酿造厂的刘老板是莱阳人,2011年来到莱西,租厂房干起了勾兑酱油的生意。没想到,干了不到一个月,因为无照经营,被莱西市质监局查封。2012年,刘老板又开始在无证照的情况下,非法生产酱油被查。到了2013年,刘老板终于办出了生产许可证等相关审批手续。
虽然有了许可证,但是,刘老板也坦言,按规定。当时还是不能生产。
刘老板的话,记者无从考证,但是他从无证到有证,按说应该知道恪守商人底线,守法经营,但是,这张许可证,在刘老板这,似乎只是通往财富大门的一张通行证。
执法人员现场查扣了全部成品酱油和原材料,并再次将这家酿造厂查封。
希望这一次查封,可以更加彻底一点,别再让不法商人有翻身的机会。不过,在这起事件中,该被责问的可能不仅仅是商人和企业,我们都知道,咱们国家的盐业,目前仍然实行的是专营专卖,应该说,这种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有人违法违规用盐。所以我们很想问一句,当这家莱西的酿造厂,买入大量的工业用盐时,是否提供了使用说明,相关部门有没有查看购买人的背景,有没有追究过工业盐的去向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还会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