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冯文强处长和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陈德伟副局长一行,在结束了连续两天的现场考核和综合评价后,将一块“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区”牌匾授予珠海市斗门区。(据12月10日《光明日报》报道)
早知道珠海对食品安全工作非常重视,珠海食品药品监督局局长陈昌亮曾说:“这几年珠海没有出现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他们的措施是:“食品安全从种子开始,从2002年起,政府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种养密度、饲料、种苗、管理、检验都必须标准化,按规范生产,建立了近4万亩标准化示范区。农业局购置全省农渔系统首辆农渔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车,将安全监测提前到田头,监测水质和农药残留。通过对养殖厂生猪的监管,珠海生猪阳性超标率为0.53%,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构建了食品安全的天网,保全了食品安全的一路畅通,自然就能获得“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区”殊荣。这不仅是一块食品安全的金字招牌,更是对斗门区和珠海市食品安全的最好的认同。
说实话,老百姓已被各种各样的“食品炸弹”弄怕了,面粉含有增白剂、双氧水泡菜、敌敌畏泡韭菜、膨大剂草莓、苏丹红鸭蛋、以及含有添加剂和防腐剂的饮品。对此,更多人都认为,食品事故处罚过于轻微是主因,这种说法不够全面,换言之,就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法规而言,如果能得到货真价实的落实,群众的食品安全就能得到相对安全的保障。
为什么同一片蓝天下的珠海能创造出较好的食品安全大局呢?珠海市制定的细化、统一、规范、准确、符合社会需要、便于操作的食品安全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不折不扣履行着责任政府职能,落实长效监管机制,将群众的安全期待当作不容推卸的行政义务。而且用行之有效的本地化措施去落实、去约束、去改进。关键在于落实和较真,珠海真的做到了。所以,才得到了值得期待的食品安全效能。
这就启发我们,在食品安全的监管方面,地方政府作为的积极性和重视度同样非常重要。只有将食品安全放到了社会发展的最高地位,职能部门存在的侥幸心理、相互推诿以及监管懈怠才能得到彻底根除。
只有政府的责任心加强了,使命感加强了,那些不良勾当和违规者才能受到根本性震慑,食品监管制度才能发挥卓有成效的监管效能。诚如斯,社会期待的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示范区才能越来越多!(雷泓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