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我省确定11个食品安全示范县(区),作为食品安全工作试点进行重点建设。安康市白河县名列其中。
据安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介绍,此次示范县建设主要是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落实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增强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促进农村食品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经五年建设,示范县要实现以下基本目标:一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比较完善。县、乡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覆盖面达100%,县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乡镇政府食品安全考核覆盖率达到100%;县政府每年召开一次食品安全专题工作会议;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二是农业投入品使用得到有效规范。鲜活农(畜、水)产品抽验合格率达到95%以上;建有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三是食品生产加工行为得到有效规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全部通过质量安全认证,小加工作坊全面实施分类管理;当地企业生产的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推进定点屠宰工作,建立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四是食品销售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落实日常监管和经营自律制度;100%的乡镇、90%的行政村建立“食品安全规范店(超市)”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连锁店;食品统一配送率达到80%以上。五是农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基本消除。农村餐饮店食品卫生抽验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等开办的食堂以及规模以上餐饮单位100%实现量化分级管理;农村家宴备案率达到95%以上。六是各环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制度健全。进货记录齐全,可追溯率达到100%。七是食品安全检测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建立起快速检测体系,检测计划和信息发布实现统一,每年发布食品安全综合信息不少于2次。八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各环节至少有50%企业开展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九是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健全。应急网络覆盖面达到100%;食品安全案件查处率达到100%。十是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生动活泼、形式多样。食品安全知识进村入户率达到100%,群众知晓率达到100%;每年对食品安全监管员、协管员和从业人员至少进行一次培训。
为了加强对示范县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还将专门制订方案,分步实施,每半年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年终对照年度建设目标逐项进行全面考核,以确保示范县建设工作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