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县地处河北省最南端,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总人口83万,其中农业人口74万, 是河北省人口第三大县。全县有食品安全监管对象1647家,其中,食品加工企业61家,食品门市553家,宾馆饭店(食堂)82家,生猪定点屠宰厂17个,大型果品蔬菜干菜批发市场2家,果园180个,无公害蔬菜基地10个。 魏县立足县情实际,将农村集体聚餐的食品安全作为创建示范县的重点,抓关键,攻难点,带全局,扎实推进了食品安全示范县的创建工作。 明确工作思路 魏县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分析县情实际后认为:魏县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多,村庄坐落稠密,民风民俗浓厚,全县每年有132个村有庙会,户均接待亲朋好友40~50人,每年农村举办婚丧事大约15000件,红白事接待集体聚餐人数平均300多人,农村聚餐食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在农民集体聚餐。为此,他们确立了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首先从农村入手、从农民集体聚餐规范化管理开始,以点带面,进而整体推进创建工作。 制定聚餐规定 为详细了解农村集体聚餐现状,科学制定管理办法,有效防范农村集体聚餐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魏县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基层对7个乡镇56个行政村进行了调研,先后多次召开由乡镇长、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参加的座谈会,调查摸底走访群众。根据调研结果,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庙会、红白事等集体用餐食品安全管理的通告》14条。要求各乡镇、村成立食品安全组织管理机构,明确职责任务,动员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集体用餐的监督管理,推行农村集体用餐报告备案制度,《通告》要求过庙会的村和举办红白事的户主,要主动向本村食品安全协调理事会负责人申请,村食品安全协调理事会负责人要向乡(镇)食品安全办公室专职人员报告,乡(镇)食品安全办公室专职人员做好备案登记后,同时向县食品安全办公室汇报过庙会村的日期和办红白事户的情况。县食品安全办公室根据报告的情况,及时协调组织相关成员单位的执法人员,在过庙会村的会前两天到该村集贸市场上对食品经营摊点全面进行督查,对办红白事户购买的食品质量状况进行检查、现场指导、把关和验收,确保万无一失。 确保制度落实 为保障农村食品安全,使农村集体用餐报告备案制度落到实处,魏县建立健全了乡村两级食品安全组织机构,提出了“七有”标准,即有专门的办公场所、有牌子、有专职人员、有各项管理制度、有工作档案资料、有农村庙会和红白事集体用餐备案登记台账、有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同时制定了农村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制和区域监管责任制。首先各乡镇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本辖区的食品安全管理和农村集体用餐报告备案工作。其次各村成立了食品安全监管协调理事会,由村委会主任任理事长,理事由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村民代表、厨师等5人组成,具体负责本村食品安全、红白事操办及食品原料的采购、加工、场地环境卫生等工作,并及时向乡镇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备案。三是制定目标责任制。县政府与17个食品安全成员单位和21个乡镇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状,细化分解任务目标,明确考核标准和方法,年终进行食品安全工作评估。四是区域划分监管责任制。各乡镇政府对本辖区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村委会对本村的食品安全工作负全责,村主任是第一责任人。村委会主任与乡政府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状。 为了加强分级管理,明确监管责任,县食品安全办公室绘制了两种表格,一是“魏县农村庙会入村督查表”,二是“魏县农村红白事入户检查表”。用这两种表格来开展日常监督工作,规范县、乡、村三级食品安全工作机构的行为,确保农村集体用餐申请备案制度落到实处。 提高安全意识 针对农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差,农村食品加工点管理不规范,环境卫生差,农村庙会、红白事集体用餐多,管理难度大,食品安全隐患不易控制等问题,在全县范围内,大造声势,广泛宣传农村集体用餐报告备案制度。首先,在县电视台播放了《魏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庙会、红白事等集体用餐食品安全管理的通告》,开设了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和食品安全知识专栏。其次在全县各个村庄张贴了县政府《通告》1万份,录制1600盘县政府《通告》和食品安全知识的磁带,发放到各乡镇、村,利用广播广泛宣传。三是举办了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班。四是开展了“关爱生命,保护健康”大型宣传活动。 通过宣传培训,营造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浓厚氛围,增强了公众的食品安全质量意识,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识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改善了农村的生活习惯和食品安全状况。 扎实推进创建 在做好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的同时,为推进创建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魏县制定了《魏县关于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的11项工作任务。县政府将11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各成员单位,逐项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突出抓好创建工作重点和亮点。为确保“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如期完成,从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工商局、质监局、农牧局、商务局、林业局7个成员单位抽调9名执法业务骨干人员组成创建办公室,实行集中办公。办公室划分三个工作组(组织协调组、宣传培训组、督导检查组),全面负责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同时,21个乡镇也相应组建了创建办公室,561个行政村都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协调理事会,各成员单位要求副职主管,按照职责分工,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各司其责,全面落实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各项具体工作目标。 监管之光: 通过不懈努力,魏县农村集体聚餐备案制度得到全面落实,聚餐备案率现已达到60%;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各项制度基本得到了健全,建立了购销台账;食品生产企业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食品经营企业做到了进货记录齐全,食品统一配送率达到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