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一多 李旸 记者 葛静
昨日中午,记者走进东湖区叠山路243号的添沅小吃店。不足30平方米的小店整洁干净,独立的操作间、消毒保洁等硬件设施及《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一应俱全。店主胡园妹笑着说:“一切都是按正规餐饮企业的标准改造的,顾客吃得放心,来的人也多了,生意跑火,我们也开心!”
添沅小吃店的变化得益于东湖区开展的小餐饮店整治行动。今年4月,东湖区借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有利契机,将小餐饮店整治工作作为民生工程、实事工程来抓,先后制定了《东湖区小餐饮店整治工作方案》、《东湖区小餐饮店整治考评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专项整治调度推进机制,努力让全区小餐饮店走上良性健康发展的道路。
胡园妹告诉记者,刚听说店面要整改时,她还觉得自己店面未开业多久就要投钱改造很不划算,因此一直不肯配合整治。为此,东湖区食药监分局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与胡园妹夫妇沟通,并主动帮助他们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减少改造费用。经过一个月的联系、沟通与协调,添沅小吃店一次性整改到位并取得了相关经营证照。如今,胡园妹夫妇看着店里红火的生意,觉得整治店面的钱,花得值了。
三个多月来,像添沅小吃店一样通过整改“变靓”的小餐饮店,在东湖区共有183家。据介绍,为切实解决小餐饮店食品安全不达标,油烟噪声扰民、环境脏乱等问题,该区将区食药监、环保、工商、执法等部门监管全部纳入小餐饮店管控体系,逐户上门指导小餐饮店业主进行整改。对整改到位的小餐饮店,由社区干部及执法人员上门验收及受理办证;对未取得健康证明上岗的从业人员,实行分片分区域集中上门体检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小餐饮店店主及从业人员。目前,东湖区无证小餐饮店大幅减少,有证小餐饮店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和监管覆盖率达100%,从业人员持健康证明上岗率达90%以上。
与此同时,该区还按照“提升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对没有整改意愿,以及硬件设施无法整改达标的无证小餐饮店,劝其停业或转行;对不达标又拒不整改,又不愿转行的无证小餐饮店,坚决取缔。经专项整治,全区共取缔无证小餐饮店4家,督促关停或转行66家。
为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东湖区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由街办社区发挥主导作用,区食药监、城管、环保、工商等联合执法,在每个街道打造1至2条小餐饮店示范街。
此外,东湖区还开展了以“不剩饭、不剩菜”为主题的文明餐桌行动活动,做好统一食品安全量化等级公示、统一公示投诉举报电话、统一张贴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统一食品安全资料管理、统一宣传文明用餐,小餐饮店食品安全总体水平明显提升。
“我们已将小餐饮店整治工作纳入街办考核范畴,制定了详细的小餐饮店整治督查考评标准,对10个街办进行综合考核标化评分、排名。”东湖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采用统一标准、统一时间、随机抽查、全街道覆盖和循环检查等方式,对小餐饮店占道经营、出店经营,餐饮单位的内外环境卫生和操作间的设施条件等进行评分和排序,对各街办的督查考评排名情况在全区予以通报,并严肃问责。
作者:葛静